从王羲之到文征明:历代行书八大家
行书是介于楷、草之间的一种书体,有偏于楷书的“行楷”和偏于草书的“行草”之分。一般认为,行书始于汉末,盛行于晋代。行书由正体小变而来,目的是为追求简易。行书切合实用,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:既具备楷书的工整,清晰可认,又存有草书的飞动,活泼可现。行书伸缩性大,体变多,萦回玲珑,生动流美,且平易近人,为书法家提供了笔歌墨舞的广阔天地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在篆隶草行楷五种书体中,行书最具有亲和力,它介于正草之间,无论是用笔还是结体,都可以从楷法和草法中得来,并无属于自己的所谓“行法”。同时,行书还可以和隶书、楷书、草书等相互融合,形成不同的书体面貌。由于行书有体无法,又容易识辨,所以流传非常广远,历久不衰。自晋以来擅长书法的人大都工行书。
原文作者 |王岳川
《书法里的中国》,作者:王岳川,版本:上海文艺出版社,2023年3月。
王羲之《兰亭序》
王羲之(303—361)行书代表作《兰亭序》,其浑然天成、洗炼含蓄,被公认为“天下第一行书”。
(晋)王羲之《兰亭序》(神龙本) 纸本 行书 24.5cm×69.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
《兰亭序》是王羲之与友人宴集会稽山阴兰亭修祓禊之礼时所书。诗人以晋人虚灵的胸襟、玄学的意味体味自然,乃能表里澄澈、一片空明,建立最高的晶莹之美的意境。《兰亭序》体现了晋人精神解放的自然之美,在那英气绝伦的氛围中,在遒媚动健的笔画中,可以窥见魏晋风度中所包含的宇宙人生,体会宇宙般的深情和王羲之人生态度中“放浪形骸”的人格美。从骨力寓于姿媚之内,意匠蕴含于自然之势,内擫的笔势、遒丽爽健的线条、圆融冲和的气韵中,可以窥见王羲之独特的艺术个性。
《兰亭序》真迹传被唐太宗葬于昭陵,目前最受推崇的是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冯承素摹神龙本《兰亭序》。从这幅神龙本中可以看到王羲之行书写得非常神骏爽利。《兰亭序》里有二十个“之”,每一个“之”都不一样,作为草稿到处有涂抹的痕迹。兰亭雅集是每一年三月三,有一“祓禊”之礼,大家聚到一起,王羲之、谢安、孙绰等四十一人,在“曲水”即蜿蜒流动的小溪,“流觞”——酒杯倒上黄酒搁在水面,水流到谁面前碰壁,此君就饮酒写首诗。王羲之几个儿子和他的好友们都相聚兰亭,大家尽兴饮酒写了很多诗,最后推举大书法家王羲之题序。
当时50岁的王羲之已经微醺,铺蚕茧纸,执鼠须笔,略一沉思下笔写道:“永和九年,岁在癸丑,暮春之初,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,修禊事也。”先交待时间、地点、事由,然后说:“群贤毕至,少长咸集。”各位高人都到了,年轻年长者都齐聚于此;“此地有崇山峻岭,茂林修竹;又有清流激湍,映带左右。引以为流觞曲水,列坐其次。虽无丝竹管弦之盛,一觞一咏,亦足以畅叙幽情。”前面写在山水之美中欢聚的快乐之情,其后抒发好景不长、生死无常的感慨。
王羲之《兰亭序》共324字,章法、结构、笔法十分完美,其内容更有深度:“人之相与,俯仰一世”,人在世界上一俯一仰就一辈子。“或取诸怀抱,悟言一室之内;或因寄所托,放浪形骸之外。”有些人性格内向在一室之内切磋商讨,有些放浪形骸喜欢到大自然中去畅游。“虽趣舍万殊,静躁不同”,每个人的趣味不同,性格的好动和好静不同,但“当其欣于所遇,暂得于己,快然自足,不知老之将至。及其所之既倦,情随事迁,感慨系之矣”。当人们对事物感到高兴时,自得而自足,竟然没感到自己快老了。而时光荏苒,以前感到欢快的事顷刻之间变为历史陈迹。其后,王羲之认为“一死生为虚诞,齐彭觞为妄作”,这在批评庄子。庄子认为“齐彭觞等生死”,在王羲之看来这是虚诞的,人总是要死的。“死生亦大矣。岂不痛哉!”“悲夫”!从前面开心雅集“可乐也”,到后面进入深刻的生死哲学,感喟“痛哉”“悲夫”!这就是王羲之《兰亭序》在形式的完满和内涵意义的完满相统一中,成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原因。不妨说,王羲之为写《兰亭序》,准备了全部生命的50年。9年后他就去世了。
《兰亭序》的流传充满神秘意味。《兰亭序》被称之为神品妙品,有“清风出袖,明月入怀”之誉。第二天王羲之酒醒后,又写了七八张,发现没有一张能超越原初之作,于是最初那张神品就作为家传收藏起来,传给他第五个儿子王徽之。传到第七代孙隋朝的智永和尚,智永临终前传给弟子辩才和尚。到了唐朝,唐太宗酷爱王羲之书法,收藏了两千多幅王羲之真迹,就缺《兰亭序》,他让大臣萧衍去“计赚兰亭”,终于获得至宝《兰亭序》。其后,他命冯承素摹写,还让几位大臣临写并分赠群臣,大大弘扬“二王”书法。唐太宗还亲自写《王羲之传论》,曰:“玩之不觉为倦,览之莫识其端,心慕手追,此人而已。其余区区之类,何足论哉!”唐太宗以他的独特审美眼光穿越历史迷雾,为历史对王羲之书法的不公正评价重正视听。唐太宗对《兰亭序》喜欢到不可一日不见的程度,最后只好将这件国宝作为自己的陪葬品葬在昭陵。
细细欣赏,《兰亭序》这幅书法杰作有几个方面的创新:
第一,将汉魏以降的严整书法变成自然酣畅、潇洒出尘、清风明月般的书法,如天马行空、意随笔转,线条如行云流水,字体极尽变化,楷草兼施,平稳中寓险峻,集中体现了晋人的美学观。
第二,将过去书法中一些浅白的诗文创作,变为《兰亭序》中的哲学思考。《兰亭序》前面写众人徜徉山水之间,在曲水流觞中饮酒的人生欣然感,进而感悟到人生苦短而感喟“悲夫!”前喜后悲是魏晋生命观、宇宙观的体现,一种大彻大悟后的痛彻无奈。正是这种魏晋哲学的感悟,使《兰亭序》成为一篇哲思妙文。
王珣《伯远帖》
王珣,字元琳,为东晋著名书法家王导之孙,王洽之子,王羲之之侄。王珣生于晋穆帝永和五年(349年),卒于安帝隆安四年(400年),终年52岁,谥献穆。董其昌评:“王珣潇洒古澹,东晋风流,宛然在眼。”
王珣《伯远帖》是东晋传下来的唯一存世的行书真迹。《伯远帖》收藏于乾隆“三希堂”。《三希堂法帖》刻石500余块,收集自魏晋至明末共135位书法家的300余件书法作品,因帖中收有被当时乾隆帝视为三件稀世墨宝的东晋书迹——王羲之《快雪时晴帖》(摹本)、王献之《中秋帖》(摹本)、王珣《伯远帖》,而珍藏这三件稀世珍宝的地方被称为“三希堂”,故法帖取名《三希堂法帖》,全名是《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》。“三希”显示出“三王”的人格魅力和书法高度,皆为国家稀世之宝。
(晋)王珣《伯远帖》 纸本 行书 25.1cm×17.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
《伯远帖》行书纸本,因首行有《伯远》二字,遂以帖名。此帖为三希堂晋代唯一真迹,实为稀珍之宝。此帖行书,笔力遒劲、态致萧散、妍媚流便,是典型的王氏书风。该帖明末在新安吴新宇处,后归吴廷,曾刻入《馀清斋帖》,至清代时归入内府。
《伯远帖》文字内容:“珣顿首顿首。伯远胜业情期,群从之宝。自以羸患,志在优游。始获此出,意不克申。分别如昨,永为畴古。远隔岭峤,不相瞻临。”意思是,王珣给伯远写信说:伯远在事业辉煌时,大家对他期望都很高。认为伯远是诸从兄弟中成大器者,得到大家敬重。但他从小身体很弱常病,志趣在于悠游自在地生活。此次才获得出任而事业好转,但意愿尚不能舒展。我们就像昨天才分别一样,相隔太远,大概此别以后难再相聚。远隔千山万水,难以相互造访晤对。
这封信共47字,描述与与伯远天各一方的思念心情。董其昌《画禅室随笔》曰:“潇洒古澹,东晋风流,宛然在眼”。清人姚鼐说:“如升初日、如清风、如云、如霞、如烟、如幽林曲洞”。《伯远帖》问世已有1600多年,年代之早仅次于陆机的《平复帖》,堪称书法史上的“真迹”珍宝。此帖纸墨精良,至今依然古色照人,为成熟的行书。
《伯远帖》的艺术特点:文才焕然,铮铮铁骨。字体笔画绵长,开张利落,露锋入笔,笔笔入纸,爽利大气。文中“分别”二字,还带有隶书的痕迹。“不”字长撇劲挺,瘦硬通神。“不克”两个字笔画很瘦,犹见精神。“如昨”之“如”字,简洁明快,笔不到意到。
王珣行书的特点是儒雅,《伯远帖》的整体章法如日初升、如沐春风,如云如霞如烟,不食人间烟火。结体开张,疏密有致,字体形态修长,结密无间,有清瘦之感。王珣行书伸缩性大,体变多,萦回玲珑,生动流美,平易近人,雅俗共赏。整幅作品有刚有柔、有骨有肉,或方或圆、或露或藏,粗不臃肿、细不纤软,线条以中锋为主,饱满圆厚,笔墨控制得恰到好处。
颜真卿《祭侄文稿》
唐代书法家颜真卿(709—785)的书法,是继王羲之以后的第二个高峰,其众体皆备、博大精深的书法,使其不仅成为唐代书法的代表,而且成为中国书法史的重要代表。
唐代安史之乱,颜真卿首举义旗抵抗安禄山叛军:唐天宝十四年(755),藩镇军阀安禄山叛乱,当时任平原太守的颜真卿和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分别在山东、河北境内起兵讨伐叛军,附近七十郡纷纷响应。颜杲卿儿子季明曾往来于平原、常山之间联络。叛军攻陷常山。杲卿父子被俘而遭杀害。肃宗乾元元年(758),颜真卿命人寻访杲卿家人下落,结果只从常山携回季明的首骨。颜真卿满怀同仇敌忾的义愤,以愤激悲切的心情,挥笔写下此祭文。
《祭侄文稿》表露出反对国家分裂的赤胆忠心。这是一篇追悼在安史之乱中牺牲的兄长颜杲卿和侄子季明的悼文。作为祭文的草稿,《祭侄文稿》本来无意于书,但却在内容(悲壮)和形式(雄强)上达到完美统一,成为透着悲壮之气、忠义愤发、沉郁顿挫的杰出书作。可以说,颜真卿的《祭侄文稿》,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书法中悲壮美的意境风格,表现了铁骨铮铮的爱国精神。
(唐)颜真卿《祭侄文稿》 纸本 行草 28.2cm×72.3cm乾元元年(758年)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
书法与时代社会,生命意志,心境环境密切相关。《祭侄文稿》以悲思忠胆为骨而以真率意情胜,表现出书家的鲜明个性、精神品格和艺术魅力。撼人心灵的妙笔出于真情怀,神高韵悲的境界源于真血性。这哀极愤极的心声墨迹,是由血和泪锻制的,而书法线条的遒劲舒和是情感怅触无边含蕴而成。《祭侄文稿》前部分书写时心情犹抑悲平愤,字体章法圆浑流畅。至“父陷子死,卵倾巢覆”时,不由悲从中来,神思恍惚,行笔转疾,字体忽大忽小,时滞时疾,涂改无定,足见痛彻肺腑之悲,刻骨铭心之恨。而书至“魂而有知,无嗟之客”时,笔枯墨渴,干笔铁划,令人想见书家心泪已干,悲愤填膺,情驱笔行,笔随心哭。全书在“呜呼哀哉,尚飨”中戛然而止,似心涛难遏无意于书。
《祭侄文稿》笔笔奔放,圆劲激越,诡异飞动,锋芒咄咄逼人,渴笔和萦带历历在目,可使人看到行笔的过程和转折处笔锋变换之妙。作为祭文的草稿,用笔苍率豪放而无不中矩,好似不着意,但却自然天成。
真血性主运笔墨随心所至,激情下无意工拙而自合法度,在言志、表情、正气三个方面达成绝佳构成。他表现出一个中国文人的伟大情怀——“泰山崩于前,而面不改色”。他把身家性命和国家命运完全承担起来,在悲痛中升华出庄严伟大的思想,在强烈震撼的情感中产生出崇高的艺术。一个文人如果见小利而亡命,见大义而奔逃,就是一个小人。颜真卿是一个伟大的人物。他在涂涂抹抹中表达爱国之美,泪和血和笔墨一起流淌出来,这成就了伟大的颜真卿!这幅仅仅是一个草稿的《祭侄文稿》,被各代完整保存下来,经过了一千多年,它成了中华民族的“天下第二行书”——悲愤之书。
苏东坡《寒食帖》
苏轼(1037—1101),眉州眉山(今四川眉山)人,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,北宋大文豪。苏轼博学而豪放,诗词文书画皆精,但是仕途坎坷,一生沉浮于宦海,只得将书法看作抒怀达意的工具。东坡书法早年姿媚流美,中年端厚圆劲,晚年性稳意沉,为宋四家之首。苏东坡是中国文化人的典型代表,七项全能:第一,著名诗人,“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”脍炙人口;第二,著名词家,“大江东去”“明月几时有”无人不晓;第三,著名散文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,前后《赤壁赋》无人可敌;第四,著名画家、画论家,画有《枯木怪石图》;第五,著名书法家,《黄州寒食帖》天下第三行书;第六,著名美食家,发明东坡肉;第七,还是为民办事的著名官员。
(宋)苏轼《黄州寒食帖》纸本 行书 34.5cm×199.5cm元丰五年(1082年)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
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《黄州寒食帖》,从圆明园流传出去以后,几经辗转被颜韵伯收藏,1922年,颜韵伯游览日本东京时,将《寒食帖》售给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。1923年9月,日本东京大地震,菊池家收藏的古代名人字画几乎被毁一空。当时,菊池惺堂房子已经着火,他看见《寒食帖》将葬身火海,冒险从烈火中将已经着火的《寒食帖》抢救出来。“二战”刚一结束,国内王世杰访觅《寒食帖》下落,后高价从日本买回来,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。
苏东坡23岁中进士,仕途前景光明,但44岁命运产生了逆转。王安石做宰相开始改革,苏东坡与之政见不合。改革派开始清理苏东坡写的诗词中一些不满意新政的语言,其后发生了著名的“乌台诗案”。最后苏东坡被流放到湖北黄州,一流放就是五年。这件作品是到黄州第三年所写。共两首诗,第二首诗尤其沉郁顿挫。他写到“空庖煮寒菜,破灶烧湿苇。哪知是寒食,但见乌衔纸。君门深九重,坟墓在万里。也拟哭途穷,死灰吹不起。”“空庖煮寒菜”,美食家家里居然空空的厨房,煮的是发霉的寒菜。寒食节是每年三四月清明前青黄不接的时候。“破灶烧湿苇”,三个石头垒起来的破灶,烧的潮湿的芦苇根本点不着火,一代文豪满头是灰满脸是泪在吹灶火。“哪知是寒食”,突然想起今天是忠贞之士介子推的祭日,不能生火。“但见乌衔纸”,又饿又累又冷,看见门外乌鸦群衔着祭纸飞来飞去,想想这情景应是比杜甫的《三吏三别》《羌村三首》更加悲惨。但是,看“衔纸”写得多么轻爽、多么神骏,多么潇洒。这说明东坡内心的悲痛已经化解,他能够超越沉重的命运苦难。“君门深九重”,我再也见不到皇帝,皇帝离我越来越远。“坟墓在万里”,在眉山的祖坟已经离得很远。我上不能尽忠,下不能尽孝。最后“也拟哭途穷”,我像阮籍一样穷途而哭,而“死灰吹不起”,就像刚才那破灶一样灰都扬不起来,一切都心灰意冷。
潇洒出尘的苏东坡写了《黄州寒食帖》后,发明了一款重要美食——东坡肉,还写了著名的《猪肉颂》打油诗:“黄州好猪肉,价钱等粪土。富者不肯吃,贫者不解煮。慢著火,少著水,火候足时它自美。每日起来打一碗,饱得自家君莫管。”可以说,苏东坡就像一个嚼不烂,打不碎,响当当,硬邦邦的铁豌豆,任何苦难也征服不了他。《寒食帖》充分表现了苏东坡的处变不惊,在人生艰难面前保持超迈优雅的君子风度。《寒食帖》笔迹匀净流丽,锋实墨饱,字势开张,行距疏朗空阔,给人以“端庄杂流丽,刚健复婀娜”的审美感受。
黄庭坚《松风阁诗帖》
黄庭坚(1045—1105),洪州分宁(今江西修水)人,字鲁直,号山谷,又号涪翁,与秦观、张耒、晁补之同称“苏门四学士”。《宋史》称其“善行草书,楷法亦自成一家”。曾自述“学草书三十余年,初以周越为师,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。晚得苏才翁(舜元)、子美(舜钦)书观之,乃得古人笔意。其后又得张长史、僧怀素、高闲墨迹,乃窥笔法之妙。于僰道舟中,观长年荡桨,群丁拔棹,乃觉少进。意之所到,辄能用笔”。黄庭坚书法,取法诸家,尤得力于《瘗鹤铭》的大气,而自成面目。后贬到涪陵时,见到怀素《自叙帖》,深悟草法,其后到知天命之年,总结书法之道为:“随人作计终后人,自成一家始逼真。”传世书迹有《戒石铭》《梁文吟帖》《五马图卷跋》《范滂传》《松风阁诗帖》《寒山子庞居士诗卷》《为张大同书韩愈赠孟郊序后记》《李太白忆旧游诗卷》《草书千字文》《草书杜诗》《诸上座帖》《花气诗帖》等。书论有《论近世书》《论书》等。
黄庭坚书法,其楷书不如行书,而行书又次于草书、行草。其行草风神潇洒,雄强飞劲,以侧险得其势,以横逸得其神,坚持“俗气未尽者,皆不足以言韵”(刘熙载《书概》)。
《松风阁诗帖》是黄庭坚七言诗作并行书,墨迹纸本,纵32.8厘米 横219.2厘米,全文计29行,153字,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。这件作品的起因是:崇宁元年(1102)九月,黄庭坚与朋友游鄂城樊山,途经松林间一座亭阁,众人在此过夜听松涛阵阵,而黄庭坚独成其诗韵——《松风阁诗》。这首诗歌咏当时所看到的景物,“晓见寒溪有炊烟。东坡道人已沉泉”,表达对师友苏东坡的怀念。《松风阁诗》是黄庭坚晚年诗歌作品,书写成书法作品成为其著名的《松风阁诗帖》,可谓诗书双绝。其书法风神潇洒,长波大撇,提顿起伏,一波三折,意韵十足。在书法美学观上,黄庭坚书法一反流俗趣味,勇敢创新,崇尚“入神”“韵”的“尚意书风”美学思想,这在《松风阁诗帖》中得到鲜明的体现。
(宋)黄庭坚《松风阁诗》局部 纸本 行书 32.8cm×219.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
米芾《蜀素帖》
米芾(1051—1107),原籍太原(今山西太原),后迁襄阳(今湖北襄阳),定居润州(今江苏镇江)。初名黻,后改为芾,字元章,号襄阳漫士、海岳外史、鹿门居士等。为人狂放,性格怪诞,身有洁癖,被当时人称为“米颠”。
米芾提倡一种“无刻意做作乃佳”的书法思想,追求率真平淡、自然脱俗的尚意书风。他与苏、黄崇尚王羲之不同,而是酷爱王献之,也就是说,不崇尚大王的内擫法度,而尊崇小王的外拓书风,标新立异、天真超拔。但是,米芾草书不如其行书,究其原因,是在草书上过分酷摹二王而少有自己面目,而行书则精神外放,自成大家。
《苕溪诗卷》为米芾38岁时书,是其从“集古字”向自我面目形成的过渡作品,其中既有二王笔法和结体,又有脱胎换骨的自我创新。用笔上侧锋落笔,八面出锋,在顿挫提按中打破了欧、虞、颜、柳的“一笔之书”,而使字长短粗细、欹侧正屈、疏密大小,乃至整章的行气贯韵都极富变化。他的执笔法使笔处于控制与非控制之间,使意匠经营和自然天成达到一个完美的度,从而写出充满动感灵气、振速跳动的“刷字”。
(宋)米芾《蜀素帖》局部 绢本 29.7cm×284.3cm 元祐三年(1088年) 台北故宫博物馆藏
《蜀素帖》比《苕溪诗卷》更为灵动活泼。全帖书五言诗4首,七言诗4首,71行,658字,有乌丝栏,字迹略往左斜,用笔过渡承让、自然潇洒。沈周说:“苏长公论其清雄绝俗之文,超妙入神之字,今于此卷见之。”邓散木在《临池偶得》中也认为:“米南宫的字就跟画家画竹一样,用正锋、侧锋、藏锋、露锋等不同笔法,使整幅字里呈现正背偏侧、长短粗细,姿态万千,各得其宜。这样就形成了他的独特风格的‘刷字’。这一点,在他著名的墨迹本《蜀素帖》里,可以很清楚地看得出来。”这些看法,无疑抓住了米芾书法尚意风格所表现出的纵逸豪雄、痛快淋漓的特征。而米芾书法对后代的影响也是深远的。
赵孟頫《兰亭帖十三跋》
赵孟頫的书法有浓厚的复古意味,但又能在出入古人之间,得以自出机杼,创造出一种笔画牵丝、结构润泽、借让精巧、形神兼得的雅媚秀丽书风,而与元代绮丽的时代风尚相合。他认为:“结字因时相传,用笔千古不易”,强调在继承传统中创新,在复古的融合贯通中开辟时代书法新路,形成有广泛影响力的“赵体”。其楷书代表作《胆巴篇》《玄妙观重修三门记》,字体秀丽清奇,笔法严谨圆通,风格超逸沉稳。其小楷代表作《洛神赋》,受王献之《洛神赋》十三行影响,写得潇洒自然,风格统一、神完气足。行书受王羲之《圣教序》影响。所书的《兰亭帖十三跋》,深得王书神韵,笔势流美、通篇畅达。草书则受王羲之《十七帖》影响,其《衰荣无定诗帖》是草书中的佳作。
赵孟頫诸体兼善,《元史》本传云:“篆、籀、分、隶、真、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,遂以书名天下”。赵孟頫书法的最大成就在于行书。他醉心于王羲之、智永的典雅书法,终其一生临摹学习,心摹手追,身体力行,将晋人唯美书风发扬光大,从而与日渐衰败靡弱的宋人书风划清界限。明代宋濂说:“赵氏书法早岁学‘妙悟八法,留神古雅’的思陵书,中年学‘钟繇及羲献诸家’,晚年师法李北海”。
赵孟頫代表作《兰亭帖十三跋》,深得王书精义,是书法与书论相结合的行书代表作。其在书法上弘扬“二王”书法的大美大雅精神,卓越贡献有目共睹。就《兰亭帖十三跋》而言,写下如此多的跋语,足见其醉心《兰亭序》的程度非一般人可比。这十三幅行书作品精彩之处,后世多有评论,毋庸赘言。而《十三跋》中体现的精彩书论颇值得深度分析。这里仅举出几跋,便可窥见其书法崇尚高古之美的精神脉络。
第五跋:“昔人得古刻数行,专心而学之,便可名世。况兰亭是右军得意书,学之不已,何患不过人耶”。赵孟頫强调习书务必师承古代经典,哪怕只观古代几行佳作也会大有启悟。尤其是王羲之《兰亭序》,是其最精彩的杰作,专心学习便可以领悟其精髓,足以名世。
第六跋:“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,悉知其用笔之意,乃为有益”。赵孟頫认为,要反复把玩钻研古代经典法帖,深刻了解其用笔之精和结构之妙,必能使自己的书法获得长进。
第七跋尤为重要,道出了赵孟頫书法美学的核心思想——“结字因时相传,用笔千古不易”:“书法以用笔为上,而结字亦须用工。盖结字因时相传,用笔千古不易。右军字势古法一变,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,故古今以为师法。齐梁间人,结字非不古,而乏俊气,此又存乎其人,然古法终不可失也”。赵孟頫强调:书法以用笔为第一位,而字的间架结构也需用心安排。书法“结体”随时代而发展,但“用笔”自古以来是变中不变者。王羲之笔法与字势变革是古代法度,其字里行间的雄伟俊秀出于自然天成,因此古今之人都祖述宗法。南朝齐梁之间书家的书法结字古朴,但缺乏俊逸秀美的气息。书法其实取决于每人的领悟力,古人书法之法终归不可离弃。周星莲《临池管见》深为赞同赵孟頫的看法,认为:“‘书法随时变迁,用笔千古不易。’古人得佳帖数行,专心学之,便能名家。盖赵文敏为有元一代大家,岂有道外之语?所谓千古不易者,指笔之肌理言之,非指笔之面目言之也”。
第九跋说明有人学书法仅得其皮毛,而难以得到精髓:“东坡诗云:‘天下几人学杜甫,谁得其皮与其骨。’学兰亭者亦然。黄太史亦云:‘世人但学兰亭面,欲换凡骨无金丹。’此意非学书者不知也”。用苏东坡和黄山谷的诗说明,得到经典表面形式技巧容易,想脱胎换骨却找不到精神良药,可谓难上加难。
第十一跋殊为重要,揭示了书界的丑恶现象——目中无人,轻薄古人,盲目自大,令人可鄙:“右军人品甚高,故书入神品。奴隶小夫,乳臭之子,朝学执笔,暮已自夸其能。薄俗可鄙,可鄙”。赵孟頫大声疾呼:王羲之的人品非常之高洁,所以他的书法堪入神品之列。那些地位卑贱的凡夫俗子,乳臭未干的浅薄之人,早上才刚刚学习如何握笔,傍晚就已经自吹自擂自我夸耀,这种浅薄庸俗令人极为鄙视,令人蔑视!
赵孟頫《兰亭帖十三跋》书法精粹,而书论尤为精彩,颇值得玩味。赵孟頫《松雪斋书论》认为:“学书有二,一曰笔法,二曰字形。笔法弗精,虽善犹恶;字形弗妙,虽熟犹生。学书能解此,始可以语书也。”对此,冯班《钝吟书要》认为:“赵松雪更用法,而参之宋人之意,上追二王,后人不及矣。为奴书之论者不知也”。近人马宗霍《书林记事》:“元赵子昂以书法称雄一世,落笔如风雨,一日能书一万字,名既振,天竺有僧数万里来求其书,归国中宝之。”
元赵孟頫《兰亭帖十三跋》残片 纸本 行书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
文征明《滕王阁序》
文征明(1470—1559),初名璧,字征明,别号衡山,长州(今江苏苏州)人。少时生性迟钝,但为人忠厚,7岁还不能说话,但父亲文林认为他会大器晚成。11岁开始说话。一生共参加十次乡试均未及第,于是终身致力于书画艺术,精于楷、行、草书,使其一生充满了诗意。王世贞在《艺苑卮言》说:“待诏(文征明)以小楷名海内,其所沾沾者隶耳,独篆不轻为人下,然亦自入能品。所书《千字文》四体,楷法绝精工,有《黄庭》《遗教》笔意,行体苍润,可称玉版《圣教》,隶亦妙得《受禅》三昧,篆书斤斤阳冰门风,而楷有小法,可宝也。”
文征明一生勤于书法,苦练不辍,每日临写《千字文》,并保持到晚年。这种师古而又参悟的学书历程,成为心灵净化的过程,并使其在书法创作中能“感兴”而起,神融笔端,心手双畅,达到书与道的契合。其晚年德高望重,佳名播于海内外。文征明书法广泛学习前代名迹,篆、隶、楷、行、草各有造诣。尤擅行书和小楷,温润秀劲,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,具晋唐书法的风致。小楷笔画婉转,字字精到,有“明朝第一”之称。
《明史》载:“四方乞诗文书画者,接踵于道,而富贵人不易得片楮,尤不肯与王府及中人,曰:‘此法所禁也’。周、徽诸王以宝玩为赠,不启封而还之。外国使者道吴门,望里肃拜,以不获见为恨。”传世墨迹有《七律四首》《赤壁赋卷》《游天池》《书陶渊明饮酒二十首》《书离骚》等。曾刻《停云馆帖》。
(明)文征明《滕王阁序》册页局部 行草 苏州艺石斋藏
《书陶渊明饮酒二十首》为文征明85岁时所书,可谓人书俱老,是其标准的行草书。全幅用笔考究,法度之中见灵动,刚健之中寓婀娜,闲雅古淡、端庄清新。笔法爽利苍劲,提按分寸极好,尖锋起笔而锋藏意足,结体精妙、意态安详,笔画间萦带顾盼,呈一种虚和舒徐之气,风流儒雅而以意趣为高。
《滕王阁序》是文征明的行草书代表作。文征明行草书以“二王”为基本,受黄庭坚、赵孟頫的影响较深,风格清秀雅致,笔墨苍润遒媚。他的行草书功力深厚,运笔斩钉截铁,结体锋芒毕现,全幅书卷气很浓,后人誉其“无一懈笔”。及至八十多岁暮年,他的作品日益精到,笔笔工整,锋颖凝练。即使在他近九十岁时,也是力透纸背、气象廓大,在中国书法史上可谓极为少见。《滕王阁序》是文征明精心书写的行草书作品,从中可以看到其一丝不苟的书法态度和强健无比的书法功力,这幅作品为明代中叶行草书杰作。此外,文征明的小楷为明代之首,卓然成一大家。
原文作者/王岳川
摘编/张进
编辑/张进